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人口红利、产业承接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以成都城乡统筹试验区为背景
被引:4
作者
:
李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李新平
徐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徐睿
机构
:
[1]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来源
:
西北人口
|
2010年
/ 04期
关键词
:
人口红利;
产业承接;
农村劳动力;
就近转移;
D O I
: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0.04.021
中图分类号
:
C924.2 [中国人口];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
1407 ;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2 ;
摘要
:
随着西部经济发展及中部地区的崛起,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参与人口红利再分配成为必然。鉴于此,有必要及时调整农村就业政策,将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作为一项主要的就业政策,以促进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和人口红利的高效再分配。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应把县城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J].
王青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王青云
.
宏观经济研究,
2009,
(10)
:9
-13
[2]
回流农民工本地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研究——以安徽庐江县的调研数据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纯彬
;
刘俊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刘俊威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3)
:63
-66
[3]
各省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王晓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王晓宇
;
叶裕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叶裕民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9,
30
(01)
:38
-42
[4]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及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以江苏省贫困村李庄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远
;
周春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周春芳
.
南京社会科学,
2008,
(11)
:124
-131
[5]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异地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对山东省17地市1873户农民的调查
[J].
张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
张务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福明
.
农村经济 ,
2008,
(06)
:103
-106
[6]
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演变——以珠三角为例
[J].
彭连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彭连清
;
詹向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詹向阳
.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05)
:48
-51
[7]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兼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都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永正
;
陈家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所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陈家泽
.
财经科学,
2007,
(04)
:51
-58
[8]
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宗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云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国强
.
财经研究,
2006,
(05)
:4
-18
[9]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崔占峰, 2008
[10]
民生经济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 2005
←
1
→
共 10 条
[1]
应把县城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J].
王青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王青云
.
宏观经济研究,
2009,
(10)
:9
-13
[2]
回流农民工本地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研究——以安徽庐江县的调研数据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纯彬
;
刘俊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刘俊威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3)
:63
-66
[3]
各省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王晓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王晓宇
;
叶裕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叶裕民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9,
30
(01)
:38
-42
[4]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及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以江苏省贫困村李庄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远
;
周春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周春芳
.
南京社会科学,
2008,
(11)
:124
-131
[5]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异地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对山东省17地市1873户农民的调查
[J].
张务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
张务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福明
.
农村经济 ,
2008,
(06)
:103
-106
[6]
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演变——以珠三角为例
[J].
彭连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彭连清
;
詹向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詹向阳
.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05)
:48
-51
[7]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兼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都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永正
;
陈家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所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陈家泽
.
财经科学,
2007,
(04)
:51
-58
[8]
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宗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云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国强
.
财经研究,
2006,
(05)
:4
-18
[9]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崔占峰, 2008
[10]
民生经济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 20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