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

被引:22
作者
徐大明
机构
[1] 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关键词
中国社会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 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语言学会;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6.02.022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近20年来中国社会语言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由于缺乏足够的国际交流,中国社会语言学曾经进入了“文化语言学”的发展模式。2001年以后,中国社会语言学开始脱离了“文化语言学”的导向,通过与国际语言学界的交流,逐步转向语言变异、语言变化、言语社区等重点研究领域。而2002年起始的连续几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开始把中国社会语言学推向了世界。随后,以2003年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的成立为契机,中国社会语言学进入了一个组织化、国际化、理论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社会语言学.[M].赵蓉晖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  
社会语言学概论.[M].戴庆厦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
[3]  
中国社会语言学.[M].郭熙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都市语言研究新视角.[M].邢欣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  
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王立著;.商务印书馆.2003,
[6]  
拉波夫语言学自选集.[M].(美)拉波夫(WilliamLabov)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7]  
语言与人类.[M].周庆生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8]  
语言变异研究.[M].陈松岑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9]  
当代社会语言学.[M].徐大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0]  
文化语言学中国潮.[M].邵敬敏 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