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中尺度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效应评估

被引:14
作者
王兵 [1 ]
刘国彬 [2 ]
张光辉 [1 ,2 ]
杨勤科 [2 ,3 ]
杨艳芬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黄土丘陵区; 生态恢复; 中尺度流域; DPSIR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DPSIR概念模型,构建中尺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草)实施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恢复环境效应综合值在退耕还林(草)试验、实施和恢复阶段分别较评价初期增加了30%、43%和56%;环境分项值则减小了6%、20%和22%,社会分项值增加了43%、114%和143%;经济分项值增加了29%、129%和129%。退耕还林(草)、耕地压力、输沙模数和侵蚀性降水量等驱动和压力因子是生态恢复环境响应的敏感指标,退耕还林(草)对生态环境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时期才能被生态环境所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治理对侵蚀产沙特征的影响 [J].
原翠萍 ;
雷廷武 ;
张满良 ;
范云涛 ;
胡小军 ;
徐峰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03) :36-43
[2]   基于熵值组合预测和多时相遥感的春玉米估产 [J].
苏涛 ;
王鹏新 ;
刘翔舸 ;
杨博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01) :186-192
[3]   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 [J].
傅伯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383-396
[4]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J].
李占斌 ;
朱冰冰 ;
李鹏 .
土壤学报, 2008, (05) :802-809
[5]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剖面水分动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樊军 ;
王全九 ;
邵明安 .
水科学进展, 2007, (05) :683-688
[6]   黄土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动力过程模拟与研究 [J].
李鹏 ;
李占斌 ;
郑良勇 .
水科学进展, 2006, (04) :444-449
[7]   黄土丘陵小流域生态用水试验研究——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J].
黄奕龙 ;
陈利顶 ;
傅伯杰 ;
王仰麟 .
水科学进展, 2006, (01) :14-19
[8]   基于DPSIR模型的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J].
陈洋波 ;
陈俊合 ;
李长兴 ;
冯智瑶 .
水利学报, 2004, (07) :98-103
[9]   黄土高原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信息需求 [J].
朱会义 ;
徐勇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4) :15-18
[10]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冷允法 ;
郑度 ;
李双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8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