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西蓝田金丝猴新材料及其时代意义

被引:3
作者
潘悦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蓝田金丝猴; 丁氏川金丝猴; 湖北郧西县; 早更新世;
D O 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01.02.002
中图分类号
Q981 [古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0709 ; 070903 ;
摘要
本文记述的一具较完整的蓝田金丝猴 (Rhinopithecuslantianensis)下颌骨 ,产自湖北省陨西县 ,层位属汉水流域Ⅳ级阶地 ,与蓝田公王岭和郧县人类化石地点的时代相当 ,属早更新世。下颌体和下颊齿明显地高和大于中更新世的丁氏川金丝猴 (Rhinopithecusroxellanaetingianus) ,形态上也显示出早期金丝猴的特色 ,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与蓝田金丝猴共生的动物群性质为南、北种类混合的动物群 ,不同于与丁氏川金丝猴共生的大熊猫 -剑齿象动物群。它的发现扩大了蓝田金丝猴的地理分布 ,表明秦岭一带是研究金丝猴起源与进化的重要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1+163 +1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郧县人遗址发现的石制品 [J].
李炎贤 ;
计宏祥 ;
李天元 ;
冯小波 ;
李文森 .
人类学学报, 1998, (02) :15-41
[2]   福建更新世地层、哺乳动物与生态环境 [J].
尤玉柱,蔡保全 .
人类学学报, 1996, (04) :335-346
[3]   丹江库区脊椎动物化石和旧石器的发现与意义 [J].
黄学诗 ;
郑绍华 ;
李超荣 ;
张兆群 ;
郭建崴 ;
刘丽萍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6, (03) :228-233
[4]   广东罗定更新世灵长类化石 [J].
顾玉珉 ;
黄万波 ;
陈大远 ;
郭兴富 ;
江尼娜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6, (03) :235-250
[5]   湖北“郧县人”化石地层的ESR测年研究 [J].
陈铁梅,杨全,胡艳秋,李天元 .
人类学学报, 1996, (02) :114-118
[6]   湖北郧县曲远河口发现的猴类化石 [J].
李天元,武仙竹,李文森 .
江汉考古, 1995, (03) :4-7
[7]   湖北郧县曲远河口人类颅骨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人类演化中的位置 [J].
李天元,王正华,李文森,冯小波,武仙竹 .
人类学学报, 1994, (02) :104-116+191-192
[8]   湖北“郧县人”化石地层的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 [J].
阎桂林 .
地球科学, 1993, (02) :221-226+248
[9]   湖北省郧县曲远河口化石地点调查与试掘 [J].
李天元 ;
王正华 ;
李文森 ;
冯小波 ;
胡魁 ;
刘文春 .
江汉考古, 1991, (02) :1-14+103
[10]   河南新安金丝猴颅骨化石 [J].
顾玉珉 ;
胡长康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1, (01) :55-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