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弹性胶束压裂液的形成与流变性质

被引:35
作者
卢拥军
方波
房鼎业
林英姬
王海楼
强会彬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石油吉林石油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工程公司
[4] 中国石油吉林石油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工程公司 上海
[5] 河北廊坊
[6] 上海
[7] 吉林松原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盐/水体系; 胶束溶液; 胶束凝胶; 胶束形成; 流变性; 粘弹性; 压裂液;
D O I
10.19346/j.cnki.1000-4092.2003.04.011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由C16、C18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和助剂配制了压裂用表面活性剂VES 60。考察了VES 60/水及其他体系形成胶束凝胶的能力。得到了一种蠕虫状胶束和一种片状胶束的环境扫描电镜照片。测定了体积分数(下同)为5%的CTAC与NaSal、NaSal+KNO3水溶液形成的胶束凝胶的粘度(70℃)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讨论了两种盐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不同温度(10~40℃)和10s-1下,4%VES 60水溶液形成胶束的动力学包括三个阶段:链分散,低粘度;链缔合,粘度快速增大;链动态平衡,粘度基本稳定。在170s-1下4%VES 60的胶束溶液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50~80℃区间下降幅度很小,粘度约在60mPa·s上下,在80℃以上急剧降低。20℃时4%VES 60胶束溶液的流变性符合H B模型,k′=8.664Pa·sn′,n′=0.2678,τy=5.4Pa。随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增大(2.0%~5.0%),30℃时VES 60胶束溶液的粘弹性参数G′,G″和η 增大,tanδ减小,即弹性增强而粘性相对减弱。图5表2参6。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胶束体系及其流变特性 [J].
卢拥军 ;
方波 ;
房鼎业 ;
严玉忠 ;
舒玉华 .
油田化学, 2003, (03) :291-294+290
[2]   压裂液对储层的损害及其保护技术 [J].
卢拥军 .
钻井液与完井液, 1995, (05) :39-46
[3]  
2002流变学进展[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文阳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