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境黄顶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19
作者
屠臣阳
皇甫超河
姜娜
王楠楠
陈冬青
杨殿林
高尚宾
机构
[1]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基金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黄顶菊; 生境; 入侵植物; 大量元素; 化学计量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明确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不同生境条件下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通过野外取样,研究了3种生境(Ⅰ为水边,Ⅱ为农田,Ⅲ为荒地)黄顶菊叶片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同时分析了其叶片与入侵地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生境黄顶菊入侵地土壤C、N、C:P和N:P均为Ⅲ>Ⅰ>Ⅱ,P为Ⅰ>Ⅱ>Ⅲ,C:N为Ⅲ>Ⅱ>Ⅰ(P<0.05);3种生境黄顶菊叶片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N和P含量为Ⅰ显著高于Ⅱ和Ⅲ,C:N、C:P和N:P则相反(P<0.05);叶片和土壤在P、C:N上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C、C:P、N:P均相关性不显著;土壤C-N间呈显著正相关,而C-P、N-P间均相关性不显著;叶片N-P间呈显著正相关,而C-N、C-P间均相关性不显著。黄顶菊入侵对土壤有机质和N素的改变是协同进行的。水边黄顶菊生长受N限制,农田和荒地黄顶菊生长受P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雷竹林土壤和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对林地覆盖的响应 [J].
郭子武 ;
陈双林 ;
杨清平 ;
李迎春 .
生态学报, 2012, 32 (20) :6361-6368
[2]   闽江河口不同河段芦苇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J].
王维奇 ;
王纯 ;
曾从盛 ;
仝川 .
生态学报, 2012, 32 (13) :4087-4093
[3]   草-环境系统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进展 [J].
杨惠敏 ;
王冬梅 .
草业学报, 2011, 20 (02) :244-252
[4]   松嫩平原草甸三种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N、P浓度的关系 [J].
丁凡 ;
廉培勇 ;
曾德慧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1) :77-81
[5]   四种牧草植物替代控制对黄顶菊入侵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J].
闫素丽 ;
皇甫超河 ;
李刚 ;
左照江 ;
马杰 ;
杨殿林 .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 (01) :45-55
[6]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J].
刘万德 ;
苏建荣 ;
李帅锋 ;
张志钧 ;
李忠文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581-6590
[7]   不同质地湿地土壤碳、氮、磷计量学及厌氧碳分解特征 [J].
王维奇 ;
仝川 ;
曾从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10) :1369-1374
[8]  
人类干扰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J]. 王维奇,曾从盛,钟春棋,仝川.环境科学. 2010(10)
[9]   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J].
张天瑞 ;
皇甫超河 ;
白小明 ;
杨殿林 ;
李刚 ;
赖欣 ;
赵建宁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7) :1353-1358
[10]   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 [J].
伊田 ;
梁东丽 ;
王松山 ;
吴雄平 ;
陈宏森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7) :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