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患者的中医辨证与胃电图检查结果关系的探讨

被引:41
作者
王建华
连至诚
侯宁
何智明
机构
[1] 不详
[2] 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室
[3] 不详
[4] 广州中医学院经络研究室
[5] 不详
关键词
胃电图; 餐后; 波幅; 内科杂病; 脾胃病; 脏腑兼病; 肝胃不和; 患者;
D O I
10.13288/j.11-2166/r.1983.06.03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胃主受纳,牌主运化,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强调了脾胃在人体健康和发病中的作用。脾虚运化失职,在临床上常见纳差、食后腹胀等症状,其病理机制很可能与胃运动排空有关。国内冯氏等曾用X线钡餐透视方法,发现多数脾阳虚患者胃蠕动功能下降、排空时间延长。但此法比较粗糙,难以定量分析;而其他胃运动排空的检查方法(如气囊法、指示剂排出法等)则会给受试者带来痛苦,不易被接受。胃肠电生理研究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领域,目前认为胃肠电活动与胃肠运动关系密切。我们在1980年10月。至1982年7月,采用电生理方法间接观察了212例脾胃病患者和36名正常人的胃运动状态,并对其中30例住院患者的胃电参数,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从248例278幅体表胃电图的分析中,发现脾虚等不同证型患者的胃电图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某些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