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铁路轮渡技术——丹麦、瑞典、联邦德国考察后记

被引:1
作者
苏尚本
机构
关键词
铁路轮渡; 栈桥; 甲板; 火车渡船; 建筑物; 船舶结构; 渡轮; 港池; 联邦德国; 铁路货车; 泊位; 特雷勒堡;
D O I
10.19549/j.issn.1001-683x.1986.01.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铁路轮渡源于欧洲,1850年2月3日初次创办于苏格兰的福思湾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四十多条铁路轮渡线,其中半数在欧洲(表1)。最初建立轮渡是为克服铁路网中的水域阻隔,渡轮实为浮动桥梁。后来,短距离轮渡线不断为桥、隧所取代,同时中、长距离的轮渡线渐见增多。1974年,联邦德国与芬兰间开辟航线长达860km 的铁路轮渡,同时使用命名“铁路航船”的巨型渡轮(三层装载甲板)。可以说,渡轮已从浮动桥梁发展成航海铁路。轮渡运输已不仅是跨越水障的手段,而且是创立海上运输通道的良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