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残渣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性质分析

被引:11
作者
王岳五
张海波
陈水平
王津红
吴建国
吴德明
尤秉德
孙仲林
机构
[1] 南开大学微生物学系!天津
[2] 不详
[3]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天津
[4] 白色农业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甘草; 多糖; 分离纯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281 [碳水化合物、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甘草残渣经水浸提、去色素、除蛋白、透析、DEAE-Cellulose(DE-32)和SephadexG-75凝胶柱层析得到纯的水溶性物质(GPS),DNS法检测和IR分析证实,GPS为多糖类物质,比旋度[α]15D+125°(c0.1,H2O),经纸层析(PC)、元素分析、IR测定、13CNMR分析,确定其基本结构为α-(1,4)键连接的单一葡聚糖.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甘草在医药等方面的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 [J].
胡金锋 ;
沈凤嘉 .
中草药, 1995, (01) :39-44
[2]   甘草提取物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研究现状 [J].
李铁民 ;
梁再赋 .
中草药, 1994, (12) :655-658
[3]   甘草地上部分的活性成分和资源利用 [J].
贾世山 ;
邱桂芬 .
中草药, 1994, (02) :106-107
[4]   甘草葡聚糖的分离纯化与化学结构 [J].
刘丙灿 ;
方积年 .
药学学报, 1991, (09) :672-675
[5]   甘草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 [J].
常雅萍 ;
毕无邪 ;
杨贵贞 .
中国中药杂志, 1989, (04) :44-46+63
[6]   甘草酸类药物的研制及应用 [J].
胡志厚 .
药学学报, 1988, (07) :553-560
[7]  
现代生物学技术[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张丰德, 1996
[8]  
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惟杰主编, 1987
[9]  
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编著, 1983
[10]  
纸上色谱及其在中草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林启寿 编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