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中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测定

被引:9
作者
李亮亮 [1 ,2 ]
王明林 [1 ]
于建垒 [2 ]
宋国春 [2 ]
李瑞娟 [2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辣椒; 土壤; 残留; 安全评价;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2.12.012
中图分类号
S481.8 [];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9.9%~93.7%和80.9%~99.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4.0%和1.8%~2.8%,吡唑醚菌酯的最低检出量为2×10-10g,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吡唑醚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显示,吡唑醚菌酯在辣椒中的半衰期为3.6~4.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8~10.7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按施药剂量为540~810g a.i./hm2,对水喷雾,连喷3~4次,施药间隔期为7 d,最后一次喷药后3、5、7、14、21 d,辣椒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为0.0102~0.2234 mg/kg,均未超过0.5 mg/kg(MRL)。按照推荐使用剂量在辣椒上使用,按采收间隔期3 d收获是安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在大白菜上的残留动态 [J].
张少军 ;
郑振山 ;
陈勇达 ;
王莉 ;
钱训 .
中国蔬菜, 2011, (18) :77-80
[2]   吡唑醚菌酯对大豆炭疽病防效及保健增产作用 [J].
陈雨 ;
张爱芳 ;
夏本勇 ;
王文相 .
农药, 2011, 50 (09) :697-699
[3]   25%凯润(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穗瘟及保健增产试验研究 [J].
潘海清 ;
郑礼旺 ;
郑圣发 .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2) :155+159-155
[4]   吡唑醚菌酯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效及增产效果评价 [J].
王绍敏 .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09) :75-76
[5]   葡萄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 [J].
李瑞娟 ;
于建垒 ;
宋国春 .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0, 31 (06) :33-36
[6]   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J].
刘宇宏 ;
黄科林 ;
吴睿 ;
慕朝师 ;
林润国 ;
韦毅 ;
王桂英 ;
李卫国 ;
黄尚顺 .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22) :15-18
[7]   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 [J].
张汝美 .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09) :62-63
[8]   四种杀菌剂对辣椒苗期猝倒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J].
陈春利 ;
李金华 ;
王绍敏 ;
宋时亮 .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07) :91-92
[9]   新型Strobin类杀菌剂唑菌胺酯 [J].
侯春青 ;
李志念 ;
刘长令 .
农药, 2002, (06) :41-43+34
[10]  
NY/T 788-2004. 农药残留试验准则[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