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盛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17
作者
刘冰
靳鹤龄
孙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共和盆地; 驱动力; 存在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气候与环境变化文献分析认为:末次盛冰期(14 C年龄14ka BP或16cal ka BP之前)地层沉积主要为风成砂和黄土,冰缘地貌发育,气候寒冷干燥,植被可能为干旱荒漠或荒漠草原;末次冰消期(14 C年龄14ka BP或16 cal ka BP-Younger Dryas,缩写YD事件)地层发育古土壤,湖泊水位明显上升,并显著的捕捉到冷暖事件(Blling-Allerd,缩写B/A、YD)的信息,气候趋于温暖湿润,对应植被为荒漠草原;全新世8.5ka BP(14 C年龄)之前区域温度和湿度不同程度增加,湖泊水位较高,地层发育古土壤,植被为荒漠草原或干草原;8.5~7.0ka BP(14 C年龄)风成砂出现,古土壤发育中断,气候寒冷干燥,为全新世新冰期第一期;7.0~3.0ka BP(14 C年龄)古土壤显著发育,高水位湖面出现,水热组合达到全新世最佳,植被向干草原方向演化,但期间也存在千–百年尺度的冷事件(全新世新冰期第二期);3.0ka BP(14 C年龄)以来气候向温凉(寒冷)干燥方向发展.太阳辐射等外部因素变化并触发地球系统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相互作用是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对研究现状进一步剖析,阐明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15 ka来更尕海湖泊沉积记录的尘暴事件.[D].郎丽丽.兰州大学.2010, 10
[2]   喜马拉雅山佩枯岗日冰川地貌的年代学、平衡线高度和气候研究 [J].
刘耕年 ;
陈艺鑫 ;
张梅 ;
李川川 ;
孔屏 ;
Harbor J ;
Caffee MW .
冰川冻土 , 2011, (05) :959-970
[3]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关-栖霞山段下切深度及沉积旋回 [J].
曹光杰 ;
张金宝 .
冰川冻土, 2011, (02) :431-435
[4]   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检测 [J].
姜大膀 ;
梁潇云 .
第四纪研究, 2008, (03) :491-501
[5]   腾格里沙漠西北缘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 [J].
隆浩 ;
马海州 ;
王乃昂 ;
李育 ;
王晨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3) :105-111
[6]   东亚季风边缘活动带研究综述 [J].
徐袁 ;
钱维宏 .
地理学报, 2003, (S1) :138-146
[7]   民勤盆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千百年尺度夏季风快速变化 [J].
陈发虎 ;
朱艳 ;
李吉均 ;
施祺 ;
靳立亚 ;
B. Wunemann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7) :1414-1419
[8]   第四纪的主要气候事件 [J].
刘嘉麒 ;
倪云燕 ;
储国强 .
第四纪研究, 2001, (03) :239-248
[9]   全新世沙漠-黄土边界带空间格局的重建 [J].
靳鹤龄 ;
董光荣 ;
苏志珠 ;
孙良英 .
科学通报, 2001, (07) :538-543
[10]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季风区西北边缘沙漠演化研究 [J].
高尚玉 ;
王贵勇 ;
哈斯 ;
苏志珠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