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菌携带的质粒种类、地理分布及其功能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赵铭山
何永山
张春华
张贵斌
机构
[1] 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鼠疫菌; 质粒; 地理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实验证实鼠疫菌含有6、13、36、45、52、65,92Mdal 7种质粒。其中6、13、45、65Mdal 4种质粒分布于大多数鼠疫自然疫源地中。而52和92Mdal两种质粒各自分布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具有分类属性。通过质粒消除试验证明6和45Mdal质粒分别决定鼠疫杆菌素的产生和钙依赖。而鼠疫菌大质粒的功能表现较复杂。长爪沙鼠疫源地的鼠疫菌株147008携带的66Mdal质粒能调节F1抗原和鼠毒素的产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的鼠疫菌株02051携带的52Mdal和32001携带的92Mdal质粒、家鼠疫源地鼠疫菌株610携带的63Mdal质粒,则与F1抗原、鼠毒素产生无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7+78 +78-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鼠疫菌66Mdal质粒与鼠毒素及F1抗原的关系 [J].
赵铭山 ;
张春华 ;
何永山 ;
李宏伟 .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0, (02) :66-67
[2]   我国各自然疫源地鼠疫工菌质粒种类的研究 [J].
何永山 ;
赵铭山 ;
公允 ;
张贵斌 ;
梁杰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86, (01) :9-13+77-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