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

被引:90
作者
杨治良,刘素珍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攻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实验性分离,社会认知;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1996.02.003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某些特点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再认过程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辨别率(A')明显高于攻击者,B″也具有明显特征。证明人类的外显记忆更多倾向记忆“灾难现象”。②偏好测试中,被试偏好攻击者明显多于被攻击者。证实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实验性分离的存在。也就是说学习攻击性图片在人类记忆中,产生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启动效应。同时也证实了内隐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任务分离的加工演变过程。③偏好测试中出现被试对陌生人(中性人物)的偏好率明显高于攻击与被攻击者的总和。我们认为这是间接启动效应,是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选择上发生冲突继而导致倾向一致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12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