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立法保护的探讨

被引:4
作者
曹国新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 商标法; 商品化权;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09.10.028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以大规模商标注册规避恶意抢注,在商标法的框架内保护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知识产权的做法,在法律逻辑上存在着主体错位、赋权欠缺、保护不周和保护不能四大困境。从引进商品化权入手,制订专门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法,是改进我国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知识产权保护的一条可行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 [J].
孙丽辉 ;
毕楠 ;
李阳 ;
孙领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31 (02) :40-49
[2]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法律保护刍议——美国实践的启示 [J].
刘亚军 ;
曹军婧 .
当代法学, 2008, (04) :53-59
[3]   对旅游景区商标抢注风潮的法律思考 [J].
郑瑞琨 ;
胡燕 .
法制与社会, 2008, (11) :103-103
[4]   旅游景点商标遭抢注的法律思考 [J].
杨为国 ;
钟长欣 .
江苏商论, 2006, (02) :75-77
[5]   论旅游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J].
刘敢生 ;
傅剑清 .
旅游学刊, 2004, (03) :37-41
[6]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反思 [J].
章尚正 .
旅游学刊, 1998, (06) :21-22
[7]  
日本旅游文化[M]. 宁夏人民出版社 , 曹志伟,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