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以巴马水晶宫为例

被引:14
作者
邓亚东 [1 ,2 ]
陈伟海 [2 ]
张远海 [2 ]
陈旺 [1 ]
易旭敏 [1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旅游开发; 生态环境; 水晶宫;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为了揭示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对洞穴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巴马水晶宫开发前后水环境、气环境、土岩环境、动植物等进行对比调查,发现洞穴在开发后:洞穴流水、滴水、池水数量点减少,水中pH值降低,HCO3-、SO42-、Ca2+增加;洞穴温度升高、湿度降低,CO2浓度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减小;洞穴土岩部分被开挖、切割、覆盖,部分钟乳石脱皮掉块,砂状风化,变黑变暗;洞中蝙蝠、斑灶马、蜘蛛数量减少,大蚊增加,且洞内多处滋生藻类、苔藓、蕨类等低等灯光植物。针对上述变化规律,提出有利于洞穴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为科学合理保护开发旅游洞穴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贵州紫云洞和樱桃洞洞内动物的群落结构与洞穴环境关系初步研究 [J].
杨卫诚 ;
黎道洪 ;
苏晓梅 .
四川动物, 2007, (04) :738-745
[2]   桂林市芦笛岩、大岩洞穴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研究 [J].
邓亚东 ;
陈伟海 ;
朱德浩 .
中国岩溶, 2005, (04) :326-330
[3]   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水平的研究 [J].
吴楚材 ;
郑群明 ;
钟林生 .
林业科学, 2001, (05) :75-81
[4]   旅游洞穴次生CaCO3沉积景观风化剥蚀、变色机理及其改善与保护 [J].
朱文孝 ;
李坡 .
贵州科学, 2000, (Z1) :134-138
[5]   喀斯特旅游洞穴景观多样性特征及其保护 [J].
朱文孝 ;
李坡 ;
苏维词 .
经济地理, 2000, (01) :103-107
[6]   浙江瑶琳洞风化碳酸钙景观复生试验中CO2吸收动力学研究 [J].
宋林华 ;
杨京蓉 ;
林钧枢 ;
王来洪 .
中国岩溶, 1999, (04) :13-23
[7]   浙江瑶琳洞风化碳酸钙景观复生试验 [J].
宋林华,杨京蓉,林钧枢,王来洪,俞锦标,张汝凡,谭明 .
地理研究, 1999, (02) :88-95
[8]   旅游洞穴环境的变异与保护之研究 [J].
汪训一 ;
杨日英 .
中国岩溶, 1998, (03) :63-68
[9]  
THE CAS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O2 IN CAVE ATMOSPHERE ON STABILITY OF SPELEOTHEM SCENERY IN YAOLIN CAVE, ZHEJIANG PROVINCE, CHINA[J]. Song Linhua Yang Jingrong Lin Junshu Group of Karstology and Speleology,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Beijing 100101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ng Laihong Administration of Yaolin Cave, Tonglu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311500 People’s Republic.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1997(03)
[10]   黄果树喀斯特洞穴群苔藓植物岩溶的初步研究 [J].
张朝晖 ;
王智慧 ;
祝安 .
中国岩溶, 1996, (03)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