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洛赤普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29
作者
张长青
毛景文
余金杰
李厚民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均一温度; 流体包裹体; 成矿机制; 铅锌矿床; 赤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赤普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川滇黔成矿区内,是川滇黔地区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通过野外和显微镜下观察。将成矿期形成的石英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本次选取了21件样品进行研究,对保存于石英、闪锌矿及硅化白云石中的原生包裹体进行的详细研究,赤普铅锌矿床中包裹体类型相对较为单一,以气液包裹体为主。Ⅰ、Ⅱ、Ⅲ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230℃~270℃和2.74~19.68wt%(NaCl),150℃~200℃和3.71~16.99wt%(NaCl)和180℃~220℃和0.70~16.15wt%(NaCl)三个区间。主成矿阶段的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范围为127℃~210℃和4.34%~22.17%(NaCl)。该矿床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和盐度范围主要在130℃~200℃和8.5%~17.0%(NaCl)之间,属于低温、中等盐度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为H2O-NaCl-CaCl2体系;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始终处于相对还原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壳,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围岩地层;成矿机制可能为含金属和含还原硫流体混合成矿。该矿床应归属于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541 / 25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川滇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流体Na-Cl-Br体系的证据 [J].
李泽琴 ;
王奖臻 ;
倪师军 ;
李朝阳 ;
胡晓强 ;
李桃叶 .
矿物岩石, 2002, (04) :38-41
[2]   川、滇、黔交界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与美国同类矿床的对比 [J].
王奖臻 ;
李朝阳 ;
李泽琴 ;
李葆华 ;
刘文周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2, (02) :127-132
[3]   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矿床成矿关系初探——以云南会泽铅锌矿床为例 [J].
黄智龙 ;
陈进 ;
刘丛强 ;
韩润生 ;
李文博 ;
赵德顺 ;
高德荣 ;
冯志宏 .
矿物学报, 2001, (04) :681-688
[4]   论云南会泽富铅锌矿床成矿模式 [J].
韩润生 ;
刘丛强 ;
黄智龙 ;
陈进 ;
马德云 ;
李元 .
矿物学报, 2001, (04) :674-680
[5]   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探讨 [J].
王奖臻 ;
李朝阳 ;
李泽琴 ;
刘家军 .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02) :41-45
[6]   川滇黔接壤处铅锌银矿床中银矿物特征 [J].
胡耀国 ;
李朝阳 ;
温汉捷 ;
黄智龙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4) :318-320
[7]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床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管士平 ;
李忠雄 .
地质地球化学, 1999, (04) :45-54
[9]   云南主要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特征 [J].
高子英 .
云南地质, 1997, (04) :359-367
[10]   赤普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J].
龙训荣 ;
徐新煌 .
四川地质学报, 1997, (01)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