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抗黄萎病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15
作者
吴征彬
李静
冯纯大
张金发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病鉴定; 相对抗性指数(IR); 相对抗病效果(ER);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1999.05.008
中图分类号
S562.037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相对抗性指数(IR)和相对抗病效果(ER)作为抗病鉴定指示所得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在花铃期黄萎病发病高峰时所作的病情调查,其发病程度一般轻于拔杆前的剖杆考查结果,但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将两个时期的调查结果平均后进行综合评价,则会使抗病鉴定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马存 ;
简桂良 ;
孙文姬 .
棉花学报, 1999, (03) :52-55
[2]   棉花抗枯萎病鉴定技术及抗性指标研究 [J].
吴征彬 ;
刘国权 ;
郭介华 ;
张金发 .
湖北农业科学, 1999, (01) :19-20
[3]   关于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攻关的思考 [J].
谭联望 .
中国棉花, 1998, (10) :1-3
[4]   用相对抗性指数评价棉花种质抗病性 [J].
孙文姬 ;
简桂良 ;
马存 ;
石磊岩 .
植物保护, 1997, (02) :36-37
[5]   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 [J].
石磊岩 .
棉花学报, 1995, (04) :243-245+251
[6]  
中国棉花抗病育种[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顾本康, 1996
[7]  
棉花土传病害及其防治[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文学,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