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快速检测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

被引:26
作者
周斌
苏鑫铭
张素芳
贾赟
曹瑞兵
陈溥言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PCR; 建立;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2 [兽医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根据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PrV)gE、gI 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 PrV 容 A 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和试剂工作浓度,建立了区分 PrV 野毒株和疫苗弱毒的鉴别 PCR 方法。该方法能从 PrV 容 A 株(RA)、上海株(SH)、鲁 A 株(LA)中扩增出一条 848bp 的片段,但 Bartha–K61 株没有扩增出该片段。测序结果表明 PCR 扩增产物和方法的特异性。对正常细胞与其它 6 种引起猪病毒性疫病相关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出现交叉反应。对 PrV 容 A 株细胞毒提取物 DNA 进行检测,其最低检出量为 5pg。PCR对感染野毒的发病猪不同组织器官检测发现,淋巴结检出率最高,依次为脾、脑(海马角)、肺、肾、肝等。对2003~2004 年期间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等省市的 37 个大中型猪场送检的 172 份病料进行 PCR 检测病料阳性率为 20.34%(35/172),猪场阳性率为 40.54%(15/37)。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 PCR 技术可用于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快速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Latency of a thymidine kinase-negative pseudorabies vaccine virus detected by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D. M. Volz;K. M. Lager;W. L. Mengeling.Archives of Virology.1992, 3
  • [2] 动物病毒学.[M].殷震;刘景华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
  • [3]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美)J.萨姆布鲁克(J.Sambrook)等著;金冬雁等译;.科学出版社.1992,
  • [4] 伪狂犬病毒上海株糖蛋白G (gG)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黄伟坚
    姜焱
    陈德胜
    芦银华
    张雪莲
    陈溥言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 107 - 110
  • [5]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研究进展
    金升藻
    熊符
    陈焕春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1) : 89 - 93
  • [6] PCR检测伪狂犬病病毒DNA
    娄高明
    杜伟贤
    廖筱萍
    谢明权
    [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1, (04) : 519 - 523
  • [7] 伪狂犬病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石建平
    宣华
    卢强
    李金中
    万遂如
    李佑民
    [J].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6, (05) : 18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