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在交往中建构个体——教育交往审思
被引:27
作者
:
刘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开封
刘黎明
机构
:
[1]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开封
来源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2年
/ 02期
关键词
:
交往;
教育交往;
“手段性”交往;
“目的性”交往;
D O I
: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2.004
中图分类号
: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
040101 ;
120403 ;
摘要
:
交往是指人们之间的相互往来、相互作用,作为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方式,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同时,由于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因此,人类的交往关系也就体现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教育交往是在教育这一特殊社会领域内人们基本的活动方式,与一般交往相比,教育交往有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表现为教育交往是平等与不平等交往的统一、“手段性”与“目的性”交往的统一、“互动”与“教育”的双重性质;以及教育交往具有着促进个体在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意义上建构自我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
檀传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博士。北京
檀传宝
[J].
教育研究,
2000,
(03)
: 14
-
20
[2]
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丁立群著, 2000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M].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张浩等著, 1991
[4]
增长的极限[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李宝恒 译, 1984
←
1
→
共 4 条
[1]
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
檀传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博士。北京
檀传宝
[J].
教育研究,
2000,
(03)
: 14
-
20
[2]
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丁立群著, 2000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M].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张浩等著, 1991
[4]
增长的极限[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李宝恒 译, 198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