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差异

被引:12
作者
张晓晔 [1 ]
宁欣 [2 ]
刘卫青 [1 ]
周妍 [1 ]
朱敏 [1 ]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呼吸内科
[2] 辽宁省金秋医院呼吸内科
关键词
小鼠,近交C57BL; 博莱霉素; 肺间质纤维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BLM)对小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差异。方法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V组)20只、气管内滴入组(I组)20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150 mg/kg和气管内滴入BLM5 mg/kg。观察每组小鼠生存率、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组织羟脯胺酸的含量。结果①V组和I组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50%和75%,两者间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注射处置后28d,两组小鼠均形成广泛、稳定的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但I组主要分布在肺门和支气管周围,而V组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肺纤维化病理评分I组与V组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③小鼠注射处置后28 d,V组与I组肺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634.4±67.1μg/g和696.6±41.2μg/g,两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BLM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制备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纤维化形成的部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肺间质形成纤维化的程度和病理改变大致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8+245 +2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博莱霉素静脉注射制备小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 [J].
张晓晔 ;
志村早苗 ;
增田辙 ;
齐藤宏树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7, (04) :241-24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