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因素对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余政 [1 ]
张梅英 [2 ]
李梦倩 [3 ]
袁也丰 [3 ]
机构
[1]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2] 南昌大学医院内科
[3]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生活事件调查表;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 社会心理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人格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HAMD≥8分者为抑郁组,HAMD<8分者为疾病对照组。所有患者应用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年)4个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组的负性事件应激量和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均较对照组高(P<0.01),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主观支持度及对支持利用度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艾森克人格测验(成人)N值较对照组大,而E值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前的负性生活事件量多、消极的应对方式、主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低、以及内向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可能是影响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Frequency and clinical determinant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Pohjavaara T,Leppavuori A,Siira J,et al. Stroke . 1998
  • [2] 脑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刘辉
    曹青
    [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8, (09) : 593 - 594
  • [3] Mortality at 12 and 24 months after strok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t 1 month. House A,Knapp P,Bamford J,et al. Stroke . 2001
  • [4]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明园主编, 1998
  • [6] Pre-morbid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Following Stroke. Storor D L,Byrne G J.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IPA . 2006
  • [7] 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龙洁
    蔡焯基
    刘永珍
    柴滨
    贺佳丽
    任艳萍
    王涛
    牛世芹
    余华峰
    刘艳
    魏明
    王丽
    王效敏
    李菁
    李冬华
    蒋初明
    金鑫
    王友兰
    陈黔妹
    于小千
    刘力
    王得新
    康智敏
    张茁
    张菁
    唐启盛
    韩刚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 (06) : 430 - 432
  • [8] 香港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调查
    薛咏红
    汪国成
    李常威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6, (04) : 243 - 248
  • [9] Poststroke depressionand functional outcome:A critical review of literature. Hadidi N,Treat Jacobson D J,Lindquist R. Heart and Lung . 2009
  • [10]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
    王俊成
    冯雪影
    王国强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03) : 175 -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