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

被引:72
作者
徐赣丽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不能有效地保护。本文提出引进旅游市场机制,调动政府、商家、学者和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化 [J].
徐赣丽 .
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2) :195-201
[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 [J].
张晓萍 .
思想战线, 2002, (01) :31-34
[3]   民俗旅游的意识形态 [J].
刘晓春 .
旅游学刊, 2002, (01) :73-76
[4]   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一)——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J].
张广瑞 .
旅游学刊, 1998, (02) :49-53
[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张庆善主编, 2004
[6]  
旅游学通论[M]. 中国旅游出版社 , (英)伦纳德·J.利克里什(LeonardJ.Likorish), 2002
[7]  
仪式与社会变迁[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郭于华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