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村级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和养分循环特征

被引:8
作者
赵鹏 [1 ]
马新明 [2 ]
陈阜 [1 ]
郭文英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2]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农经委
关键词
村级; 农业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养分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河南省虞城县范庙村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田种植和养殖亚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能量转化效率等能流特征和农田系统养分循环特征。结果表明:①在农田种植的能量输入中,有机能与无机能之比为1:1.29;在农田种植系统中,总光能利用率为0.74%,光和有效辐射能利用率为1.35%,人工辅助能与总输出能量之比为1:3.15,能量转化效率居于全国中上等水平。该村种植业已达到较高水平,其技术管理、机械化程度已接近现代农业的水平。②畜牧养殖系统的投产比为0.4:1,饲草料转化率为13.7%。畜牧业发展缓慢。③在农田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中,NPK三元素的输入比例为2.84:1:0.78,输出比例为2.4:1:1.85,N素处于盈余状态,P素基本平衡,K素处于严重亏缺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46 / 7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温宿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能流特征研究 [J].
刘彬 ;
汪天明 ;
杨改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6, (03) :214-217
[2]   半干旱退化山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 [J].
蔡进军 ;
李振勇 ;
张源润 ;
火勇 ;
蒋齐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2) :175-178
[3]   基于能流物流理论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为例 [J].
范锦龙 ;
潘志华 ;
赵举 ;
郑大玮 ;
妥德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579-583
[4]   甘肃河西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J].
魏小红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1) :55-60
[5]   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能流分析 [J].
孟庆岩 ;
王兆骞 ;
姜曙千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45-47
[6]   晋东豫西旱农试验区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特征 [J].
高德明 ;
陈丽娟 ;
胡芬 ;
梅旭荣 .
生态学报, 1997, (05) :79-86
[7]   王东沟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J].
宋桂琴,李领涛 .
水土保持学报, 1995, (02) :58-63
[8]   一个农牧果系统的能流分析 [J].
吕富保 .
生态农业研究 , 1994, (03)
[9]   鄂中丘陵地区农户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J].
曹凑贵 ;
陈聿华 .
农村生态环境, 1993, (04) :22-25+63
[10]   科学增加投入,着眼农业的长远发展 [J].
刘巽浩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7, (0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