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颗粒形状对砂土抗剪强度及桩端阻力影响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68
作者:
刘清秉
[1
]
项伟
[1
]
BMLEHANE
[2
]
崔德山
[1
]
李雨浓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2] 西澳大学土木工程与资源学院
[3]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来源:
关键词:
土力学;
砂土;
颗粒形状;
剪切摩擦角;
离心静力触探试验;
桩端阻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3 [土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为研究颗粒形状对砂土的力学及变形性质的影响,以3种不同颗粒形状的均粒砂及相似材料"玻璃球"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取颗粒数字图像,借助图形处理系统获取颗粒单元体几何参数,定义构建2种不同层次的形状描述指标(球形度、磨圆度),并通过计算机辅助程序完成颗粒形状参数的量化。通过4种颗粒材料直剪试验,获得临界摩擦角、剪胀角及峰值摩擦角等强度指标,并分析其随颗粒形状参数的变化,通过饱和试样在不同密实度、不同离心加速度下的静力触探测试来模拟不同砂土地基上的中等圆形闭口桩静压贯入过程,并探讨桩端阻力随颗粒形状的变化关系。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物组分相同的情况下,砂土临界摩擦角随颗粒的磨圆度和规则性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剪胀性随颗粒的不规则性的增大而增大,并可通过修正的Bolton公式来量化表述形状系数对于峰值摩擦角的作用。离心试验结果表明:静力触探锥端阻力可直接用于桩端阻力(qb)的估算,具有很好的可信度,砂颗粒形状越偏离标准球状,表面棱角度越突出,桩贯入所受阻力越大,桩端承载力越高。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种迭代计算方法,并量化分析桩端阻力(qb)、相对密度(Dr)、应力水平(σv′)和颗粒形状(ρ)四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该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10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