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汛期旱涝成因和前期影响因子探讨

被引:72
作者
梁建茵
吴尚森
机构
[1] 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前后汛期; 旱涝; 成因; 预测;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1.02.001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广东省86个气象站降水量资料,用正态化Z指数对前、后汛期旱涝等级进行了划分。前汛期旱涝年对比分析表明:西太平洋副高造成的南海地区较强偏南风和较强东亚大槽以及较强南支西风急流(有利于中纬度冷空气南侵)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广东前汛期降水偏多的直接原因。广东前汛期偏旱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偏弱。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变化是这种相互作用的重要影响因子,暖池海温偏高(低),广东前汛期正常偏旱(涝)。前期12~2月西太平洋暖池海温是前汛期旱涝变化的重要强信号之一;预测前汛期旱涝时应特别关注两极极涡的强度变化和中纬度地区位势高度变化。后汛期旱涝年份对比分析表明:亚洲夏季风系统偏强(弱)是造成广东省后汛期偏涝(旱)的最重要因素,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个数对后汛期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还探讨了后汛期旱涝的预测问题,提出前期5月份北太平洋东部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是预测后汛期旱涝的重要强信号,其位势高度为正距平,则广东后汛期偏旱,负距平则偏涝。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变化通过对印度夏季风的影响从而影响后汛期旱涝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极地海冰异常对我国夏季大气环流和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 [J].
吴尚森,梁建茵,纪忠萍 .
热带气象学报, 1996, (02) :105-112
[2]   近40年华南汛期旱涝变化及趋势预测 [J].
林爱兰,吴尚森 .
热带气象学报, 1996, (02) :160-166
[3]   6月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的年际变化及其对华南降水的影响 [J].
梁建茵 .
热带气象学报, 1994, (03) :274-279
[4]   向外长波辐射(OLR)与广东降水 [J].
林爱兰 ;
梁建茵 .
热带气象学报, 1993, (03) :248-255
[5]   华南前汛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J].
吴尚森 ;
梁建茵 .
热带气象, 1992, (01) :87-92
[6]   华南后讯期降水的年际变化 [J].
吴尚森 ;
黄成昌 ;
薛惠娴 .
热带气象, 1990, (04) :348-356
[7]   ENSO与亚洲中低纬若干海气因子的遥相关及与华南降水的关系 [J].
徐蕾如 ;
邓良焱 .
热带气象, 1989, (03) :235-244
[8]   华南初夏干旱及多雨年份的季风环流特征 [J].
许孟英 .
热带气象, 1986, (02) :141-149
[9]  
华南气候[M]. - 气象出版社 , 鹿世瑾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