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背蟾蜍的核型分析 Ⅰ.花背蟾蜍的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其核型分析

被引:6
作者
尚克刚
李薇锦
蒋海燕
郑玉兰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系
[2] 北京市积水潭医院
[3] 北京大学生物系 进修教师
关键词
大染色体; 中华大蟾蜍; 蟾蜍属; 物种; 蟾蜍科; 花背蟾蜍; 核型分析; 血淋巴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分析了花背蟾蜍的核型,并与中华大蟾蜍进行了比较。与蟾蜍属的多数物种一样,花背蟾蜍的2n也是22,由6对大染色体和5对小染色体构成,各对染色体之间在形态上可以区分。花背蟾蜍与中华大蟾蜍在核型上有微小而又重要的差别,主要涉及核仁组织者的位置和第10染色体。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与蟾蜍属的其它物种不同,花背蟾蜍的NoR染色体是第4染色体。在分析正常核型的同时,还发现了自发畸变的有丝分裂相,畸变率约为1%。
引用
收藏
页码:298 / 302+325 +325-3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两栖类的组织培养 [J].
吴政安 .
动物学报, 1978, (02) :107-116
[2]  
Chromosome location of the ribosomal RNA genes in Triturus vulgaris meridionalis (Amphibia, Urodela)[J] . I. Nardi,G. Barsacchi-Pilone,R. Batistoni,F. Andronico.Chromosoma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