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中法律行为解释规则的构建

被引:8
作者
耿林
机构
[1] 清华大学
关键词
民法典; 法律行为解释; 意思表示解释; 合同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中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在总则中抽象规定法律行为或意思表示解释规则,无须区分法律行为解释与意思表示解释。在设计解释规范时应把握解释的对象与目标、解释的类型与解释的方法三个规范层次。解释规则应明确解释的对象与目标,然后再按照一般解释与补充解释的结构来设计规则。一般解释分为自然解释、规范解释以及对社会公众所作出意思表示的解释三种子类型。同时,关于解释方法,未来民法典应放弃具体列举解释方法的做法,改采用更为抽象的表达形式,以更好适应各种解释情形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5+188 +1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论
    崔建远
    [J]. 法学家, 2016, (05) : 91 - 98+178
  • [2] 论意思表示解释
    张驰
    [J]. 东方法学, 2012, (06) : 12 - 21
  • [3] 法国新债法[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李世刚, 2017
  • [4] 法律行为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弗卢梅, 2012
  • [5] 法国民法典[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罗结珍, 2009
  • [6] 民法总则[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 2009
  • [7] 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 2007
  • [8]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 [9] 德国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