檫树毛竹混交林中毛竹鞭根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刘桂华
李宏开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
[2]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 合肥
关键词
檫树; 毛竹; 混交竹林; 鞭根; 密度; 养分;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2.0092
中图分类号
S725.2 [混交造林];
学科分类号
090702 ;
摘要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法,对新造竹林中栽植檫树后形成的檫树(1415年)毛竹混交林竹鞭根结构和鞭体养分进行了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檫树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混交竹林有利于毛竹鞭根结构的优化和鞭体养分的提高与毛竹纯林相比,檫树密度为420615株·hm-2的混交竹林,其鞭长、鞭径及其整齐度、新鞭年生长量、壮幼鞭比例、健壮芽数量、鞭根体积等,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毛竹纯林中的对应部分.当檫树密度超过735株·hm-2时,混交竹林中的上述指标则低于毛竹纯林中的对应部分,但单位鞭长的分岔次数明显加大.回归分析表明,鞭总长、鞭节长、新鞭生长量、鞭径、鞭径整齐度及单位鞭长分岔次数与檫树密度之间的关系密切(r=0.929560.99530)混交竹林中鞭体的N、P、K、Ca、Mg养分含量高于纯林中的对应值,其中鞭体中N含量较纯林平均高出7.6%11.6%.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杉木毛竹混交林的毛竹地下鞭根结构特征研究 [J].
郑郁善 ;
王舒凤 .
林业科学, 2000, (06) :69-72
[2]   竹阔混交林毛竹生产力与经营效益的研究 [J].
林振清 .
竹子研究汇刊, 2000, (04) :42-45+53
[3]   不同代数杉木林养分积累和分布的比较研究 [J].
马祥庆 ;
刘爱琴 ;
马壮 ;
范少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501-506
[4]   竹林抚育与笋和新竹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 [J].
刘桂华 ;
钟家铎 .
经济林研究, 2000, (02) :12-14
[5]   毛竹笋用丰产林地下鞭根系统调查分析 [J].
汪奎宏 ;
何奇江 ;
翁甫金 ;
吴蓉 ;
张培新 ;
吴智勇 .
竹子研究汇刊, 2000, (01) :38-43
[6]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J].
徐小牛,李宏开 .
林业科学, 1997, (05) :385-393
[7]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综述 [J].
马祥庆 ;
黄宝龙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 (02) :79-84
[8]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J].
胡超宗,金爱武,郑建新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4, (03) :264-268
[9]   改善杉木人工林的林地质量和提高生产力的研究 [J].
陈楚莹 ;
张家武 ;
周崇莲 ;
郑鸿元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2) :97-106
[10]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 [J].
高甲荣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87, (01)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