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的分类与功能评价

被引:137
作者
顾立强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广州市
关键词
胫骨远端; 骨折; Pilon骨折; 分类; 功能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3.42 [下肢骨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Pilon骨折的概念由Destot于1911年提出,其特征是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上干骺端骨折,呈现不同程度的嵌插与粉碎,伴有关节软骨损伤和关节面分离,可涉及内踝、外踝、后踝的骨折。Pilon骨折的分类,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Rüedi-Allgwer分类(1969)与AO/OTA分类方法(1996)。Rüedi-Allgwer分类依据关节面的粉碎程度和移位程度,将Pilon骨折分为三型。AO/OTA分类中,Pilon骨折主要涉及43-B3、43-C1、43-C2、43-C3,共分为两型4组12个亚组。Pilon骨折治疗结局评价主要用Burwell-Charnley(1965)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和Tornetta(1993)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也可用Mazur(1979)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Baird-Jackson(1987)踝关节评分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