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剂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及其中的吡啶连接链形成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胡晞棠
熊良俭
梁秉中
温冠清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及医疗科学系
关键词
瘢痕,肥大性; 成纤维细胞; 抗氧化药; 吡啶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22 [整形手术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应用人皮肤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培养物测试抗氧化剂对吡啶连接链形成的抑制作用 ,从而筛选出有效而且不损害细胞的抗氧化剂 ,以应用于增生瘢痕的临床治疗。方法 用烧伤病人皮肤瘢痕组织培养成纤维细胞 ,在第 8代传代培养物中加入自由基生成系统及不同的抗氧化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去铁铵 ,而对照组不加任何作用物。在37℃作用 4h后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测定细胞及其上清液的吡啶连接链含量。结果 从各实验组成纤维细胞中测出的吡啶连接链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尤其以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去铁铵为显著 (P <0 .0 5 ) ,而其中只有在加入过氧化氢酶的细胞培养物能保持正常的细胞形态 ,其余的抗氧化剂则出现明显的细胞损害 ,表现在细胞膜破坏、细胞溶解。结论 过氧化氢酶等 5种抗氧化剂都能有效地抑制吡啶连接链的形成 ,在临床应用上首选过氧化氢酶 ,因其既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从而抑制吡啶连接链的形成 ,而且不损害细胞形态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Crosslink of collagen in hypertrophic scar. Moriguchi T, Fujimoto D.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 1979
  • [2] Characterization of T-cell subsets infiltrating post-burn hypertrophic scar tissues. Castagnoli C,Trombotto C,Ondei S, et al. Burns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