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朱家鸿
机构
[1] 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关键词
狂犬病毒糖蛋白; 疫苗接种; 糖蛋白基因; 痘苗病毒; 痘病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狂犬病在医学上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其临床经过凶险,发病后几乎100%死亡,个别治愈的报告尚难重复。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后,一般潜伏期较长,可用自动免疫获得良好的保护作用。狂犬病既可在暴露前进行预防,又可以在暴露后接种疫苗防止发病。由此可见,狂犬疫苗在控制狂犬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狂犬病毒抗原的研究 用去污剂裂解病毒可以知道至少有5种大的蛋白多肽成份;1.糖蛋白(G);2.膜蛋白1(M1);3.膜蛋白2(M2);4.核蛋白(N);5.多聚酶(L)。最近发现核蛋白虽然不能诱生抗体,但有保护作用,1988年WHO已承认,N蛋白的亚单位疫苗也可以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J].
朱家鸿 ;
曾毅 .
病毒学报, 1985, (02) :105-105
[2]  
Vaccinia virus recombinants expressing rabiesvirus glycoprotein protect against rabies[J] . Joseph Esposito,Kathleen Brechling,George Baer,Bernard Moss.Virus Genes . 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