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聚磷菌菌种筛分与除磷特性分析

被引:23
作者
焦中志 [1 ,2 ]
李相昆 [1 ]
张立成 [3 ]
史富丽 [4 ]
张杰 [1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临沂市建设局市政科
[3]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4] 上海临港供排水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反硝化菌; 聚磷菌; 平板分离; DGGE;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目的研究反硝化聚磷菌除磷特性,筛分同时具有反硝化和吸磷能力的菌种.方法采用平板分离和DGGE技术相结合,对实验室反硝化除磷系统菌种进行分纯和菌种鉴定,并对富集培养后的每株单菌分别进行反硝化吸磷效果试验.结果最终共得到15株单菌.结果表明有11株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反硝化吸磷能力,其中假单胞菌属的JB2和产碱菌属的JB3脱氮除磷效果最好,8 h后磷的去除量分别为13.76 mg/L和11.85 mg/L.DGGE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中反硝化聚磷菌优势种群可主要分为7个群,分别是Anaerolineae,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TM7,α-proteobacteria,δ-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菌群.结论Actinobacteria中的LB9号菌和γ-proteobacteria中的JB2号菌为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占优势的反硝化聚磷菌.试验结果同时证明同一菌种可以同步完成反硝化和吸磷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同时除磷系统影响因素 [J].
李相昆 ;
姜安玺 ;
于健 ;
张利成 ;
鲍林林 ;
张杰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42-145
[2]   BCFS—生物除磷新工艺 [J].
操家顺 ;
杨雪冬 ;
Mark Van Loosdrecht .
中国给水排水, 2002, (03) :23-26
[3]   欧洲水环境控磷策略与污水除磷技术(下) [J].
郝晓地 ;
刘壮 ;
刘国军 .
给水排水, 1998, (09) :68-71
[4]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实验[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马放等主编, 2002
[5]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布坎南(R.E.Buchanan)等编, 1984
[6]  
Advances in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micro to macro scale[J] . Adrian Oehmen,Paulo C. Lemos,Gilda Carvalho,Zhiguo Yuan,Jürg Keller,Linda L. Blackall,Maria A.M. Reis.Water Research . 2007 (11)
[7]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ON AMONG DENITRIFYING BACTERIA IN ACTIVATED-SLUDGE [J].
JORGENSEN, KS ;
PAULI, ASL .
ANAEROBE, 1995, 1 (03) :1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