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首过期灌注成像和肿瘤微血管密度在评价周围型肺癌TNM分期的临床价值

被引:16
作者
邓东 [1 ]
武莹莹 [1 ]
黄仲奎 [1 ]
龙莉玲 [1 ]
张小波 [1 ]
李春兰 [1 ]
林创武 [1 ]
曾冠珍 [1 ]
冯启明 [2 ]
机构
[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2] 广西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关键词
肺肿瘤; 微血管密度;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肿瘤分期; 灌注成像;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D O I
10.13437/j.cnki.jcr.2011.06.040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首过期灌注强化指标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肺癌TNM分期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依据首过期肿块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肿瘤的灌注强化指标,按病理结果分为:≤3 cm肺癌组和>3 cm、≤7 cm肺癌组,累及胸膜组和未累及胸膜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按ⅠⅡ期和ⅢⅣ期分两组,并对肿瘤MVD计数。各组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t检验或t’检验;将CT灌注强化指标分别与MVD做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VD和CT灌注强化指标评价肺癌TNM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1)肿块的强化峰值(PH)、肿块与主动脉PH之比(M/A)、灌注值(PV)和MVD在肿块直径≤3 cm与>3 cm、≤7 cm之间[分别为(33.73±20.56)HU、(31.26±13.22)HU;(0.28±0.10)、(0.24±0.14);(1.58±0.83)ml.min-1.ml-1、(1.45±0.81)ml.min-1.ml-1;(73.00±15.03)个/0.74 mm2、(66.42±12.93)个/0.74 m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累及胸膜组的PV和MVD均高于未累及胸膜组[分别为(1.83±0.90)ml.min-1.ml-1、(1.15±0.56)ml.min-1.ml-1;(73.40±10.70)个/0.74 mm2、(62.59±13.65)个/0.74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和M/A在累及胸膜组与未累及胸膜组之间[分别为(38.27±15.09)HU、(25.94±11.49)HU;(0.27±0.15)、(0.19±0.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肺癌淋巴结转移组的肿块PH、M/A、PV和MVD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38.76±14.32)HU、(21.44±6.48)HU;(0.28±0.14)、(0.14±0.07);(1.73±0.89)ml.min-1.ml-1、(1.10±0.47)ml.min-1.ml-1;(72.58±10.49)个/0.74 mm2、(60.46±14.15)个/0.74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肺癌ⅢⅣ期组PH、M/A、PV和MVD均高于肺癌ⅠⅡ期组[分别为(38.61±15.01)HU、(25.65±11.12)HU;(0.30±0.14)、(0.16±0.09);(1.86±0.94)ml.min-1.ml-1、(1.13±0.46)ml.min-1.ml-1;(75.00±8.76)个/0.74 mm2、(61.18±13.51)个/0.74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PH、M/A、PV均与MVD呈正相关,其中PV与MVD的相关系数最高(r=0.703,P<0.01)。(6)利用ROC曲线分析,MVD、PV判断肺癌TNM分期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812和0.729,P>0.05];当以MVD>71.5个/0.74 mm2或PV>1.16 ml.min-1.ml-1作为判断肺癌TNM分期的诊断阈值时,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7%、76.5%、81.13%和73.3%、52.9%、62.5%。结论肺癌CT灌注强化指标PV和MVD与肺癌TNM分期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确定PV及MVD的临界值有助于肺癌TNM分期的量化诊断。
引用
收藏
页码:804 / 8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16层首过时间动态增强CT评价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与病理学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J].
孙昌进 ;
杨志刚 ;
周翔平 ;
周清华 ;
孙江涛 ;
张尚福 ;
李婕 ;
于金明 ;
张林 .
中华肿瘤杂志, 2007, (06) :429-433
[2]   多层CT灌注成像在肺癌TNM分期中的初步临床研究 [J].
李智勇 ;
伍建林 ;
李光军 ;
王克礼 ;
刘晓峰 .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01) :54-56
[3]   肺癌临床TNM分期与手术病理TNM分期的比较分析 [J].
魏博 ;
王天佑 ;
龚民 ;
吕可洁 ;
田锋 ;
王志成 .
中国肺癌杂志, 2005, (01) :37-41
[4]   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与CT增强的关系 [J].
刘士远 ;
周康荣 ;
肖湘生 ;
叶挺军 ;
张志勇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10) :45-49
[5]  
Perfusion C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onchial carcinomas: a novel chance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treatment monitoring?[J] . European Radiology . 200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