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组织网络分析1990~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扩展特征

被引:10
作者
焦利民 [1 ,2 ]
吴苏 [1 ,2 ]
机构
[1] 不详
[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不详
[4]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不详
关键词
自组织特征映射; 成分平面; 城市扩展; 聚类分析;
D O I
10.13203/j.whugis20130360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我国27个主要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获取1990~2010年间的城市扩展和社会经济信息,从城市扩张速度、集约度和空间形态三方面选取城市扩展特征指标,基于自组织网络可视化工具分析上述指标的数值分布和变化规律。自组织网络成分平面图对比分析表明,我国主要大城市在1990~2010年间经历了快速低密度扩张的过程。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均扩张为1990年的3.81倍,而城市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则平均每年下降3%4%。与1990~2000年相比较,2000~2010年城市扩张速度更快,人口密度下降更多,低密度扩张特征更为明显,但是扩张最快的城市由一线城市变为二、三线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1435 / 1440+1471 +14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1990~2010年城市扩张卫星遥感制图 [J].
王雷 ;
李丛丛 ;
应清 ;
程晓 ;
王晓昳 ;
李雪艳 ;
胡娈运 ;
梁璐 ;
俞乐 ;
黄华兵 ;
宫鹏 .
科学通报, 2012, (16) :1388-1403
[2]   顾及障碍空间距离和区域差异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构建 [J].
王海军 ;
贺三维 ;
张文婷 ;
邓羽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1, 36 (08) :999-1002+1012
[3]   SLEUTH城市扩展模型的应用与准确性评估 [J].
吴晓青 ;
胡远满 ;
贺红士 ;
布仁仓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03) :293-296
[4]   北京城市蔓延的测度与分析 [J].
蒋芳 ;
刘盛和 ;
袁弘 .
地理学报, 2007, (06) :649-658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时空动态格局及其环境效应 [J].
何剑锋 ;
庄大方 .
地理研究, 2006, (03) :388-396+562
[6]   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遥感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J].
陈本清 ;
徐涵秋 .
经济地理, 2005, (01) :79-83
[7]   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模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J].
李晓文 ;
方精云 ;
朴世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412-422
[8]   珠江三角洲东部常平地区景观异质性研究 [J].
曾辉 ;
邵楠 ;
郭庆华 .
地理学报, 1999, (03) :65-72
[9]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牛文元, 2009
[10]  
Measuring urban sprawl and its drivers in large Chinese cities: The case of Hangzhou[J] . Wenze Yue,Yong Liu,Peilei Fan. Land Use Policy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