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寨上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56
作者
刘新会 [1 ]
于岚 [2 ]
张复新 [2 ]
刘爽 [1 ]
华曙光 [1 ]
机构
[1] 武警黄金第五支队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寨上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甘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寨上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岷-礼前渊盆地西侧南部,发育在不同岩性和不同粒度组成海底斜坡扇环境下的浊积岩系中。主要的含矿建造为晚泥盆系e组的一套沉积岩系。岩石具有碳-钙-泥质沉积岩高频叠置组合。控矿构造属于韧性-脆性递进剪切变形构造性质,该构造呈NWW向延伸,南倾,倾角30°~50°,具有递进多期多阶段活动的特点,是本区控矿和成矿的主要决定因素。含矿围岩热液蚀变作用微弱,主要表现为浸染状、细脉状-浸染状的含砷黄铁矿化、毒砂化、微细脉与细网脉状硅化、铁白云石化,均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石构造以微细粒稀疏浸染状构造、微细脉-稀疏浸染状构造、团块-浸染状构造、草莓状构造为主,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微细粒状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增生环带结构、包含结构为主。矿区发现了南、北两个矿带,北矿带主要发育黄铁矿型金矿体、黄铁矿-毒砂型金矿体、锑-金型金矿体;南矿带主要发育铜金矿体。因此认为,①中泥盆统e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为本区矿源层;②寨上金矿区控矿构造属于韧-脆性递进剪切变形构造性质,具有递进多期多阶段活动的特点,是本区控矿和成矿的主要决定因素;③含砷黄铁矿、毒砂的增生环带,是由含砷低的黄铁矿或毒砂内核和含砷较高的黄铁矿或毒砂增生环带构成;④矿床具有后生中低温热液特点,将寨上金矿确定为经典卡林型矿床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陕西镇安丘岭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矿化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 [J].
马中平 ;
魏宽义 .
西北地质, 2005, (01) :73-77
[2]   甘肃寨上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J].
陈勇敢 ;
赵玉锁 ;
张国立 ;
马德锡 ;
路彦明 ;
常春郊 .
黄金地质, 2004, (04) :61-65
[3]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地质与矿床类型 [J].
宗静婷 .
西北地质, 2004, (01) :97-101
[4]   昆仑—秦岭造山系的几个问题 [J].
任纪舜 .
西北地质, 2004, (01) :1-5
[5]   甘肃寨上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J].
郭红乐 ;
陆志平 ;
刘爽 ;
张复新 ;
于岚 .
黄金地质, 2003, (03) :21-26
[6]   陕西双王含金角砾岩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J].
汤静如 ;
汪劲草 ;
王国富 ;
彭恩生 ;
史静海 .
西北地质, 2002, (01) :60-64
[7]   超大型金矿床比较研究初探 [J].
王瑞廷 ;
赫英 .
西北地质, 2000, (04) :1-11
[8]   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构造-矿物-地球化学 [J].
方维萱 ;
黄转莹 ;
刘方杰 .
矿物学报, 2000, (02) :121-127
[9]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J].
张复新 ;
宗静婷 ;
马建秦 .
矿床地质, 1998, (02) :77-89
[10]   西秦岭造山带演化与成矿 [J].
杨恒书,张凤岭,殷鸿福,赖旭龙,杨逢清 .
四川地质学报, 1996, (01) :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