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理想: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被引:10
作者
姜朋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报名; 法律硕士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 法学硕士学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4 []; G643 [研究生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由来与"多重双轨制"的现实 (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由来在权威的法律文本中,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被描绘成中国的J.D.,一种与已有的培养学术型、教学型人才为主的法学硕士学位不同的,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法律人才为己任的学位制度。然而,探究起来,这种由政府部门一手创设、塑造出来的硕士学位与美国的J.D.实在相去甚远。在其不长的历史中,一个延续始终的任务是为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在职研究生教育,以提升其文凭水准,或曰"素质"。
引用
收藏
页码:727 / 748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细读美国大学[M]. 商务印书馆 , 程星著, 2004
[2]  
百年法学——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李贵连等编, 2004
[3]  
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高道蕴等编, 2004
[4]  
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李贵连著, 2002
[5]  
美国律师[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马丁·梅耶(MartinMayer)著, 2001
[6]  
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M]. 法律出版社 , 霍宪丹主编, 2001
[7]  
地方性知识[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著, 2000
[8]  
默顿·米勒论金融衍生工具[M]. 清华大学出版社[美]默顿·米勒(MertonH.Miller)著, 1999
[9]  
关于开展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 1995
[10]  
国务院学位办,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公安部人事培训局,司法部法规教育局. 《关于做好2000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推荐报名工作的通知》[[2000]司法教字第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