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石群及壳体同位素看古近纪东营湖湖水化学

被引:14
作者
刘传联
赵泉鸿
汪品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海源陆生化石; O、C和Sr同位素; 湖水化学; 古近纪; 东营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2 [水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海源陆生化石”、壳体O、C和S同位素等几个新的角度和方法对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纪古湖泊湖水化学性质进行讨论。通过与现生“海源陆生生物”的比较 ,得出原先认为是“海相”标志的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沟鞭藻和疑源类、多毛类和鱼类等实际上是“海源陆生化石” ,它们生活在以Cl-和Na+ 为主的咸水湖泊环境。超微化石S同位素分析表明 ,渐新世与始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的87Sr/ 86Sr比值都明显高于同时期海水的87Sr/ 86Sr比值 ,而与现代河、湖水的87Sr/ 86Sr比值相近 ,进一步揭示它们生活的环境不是海 ,而是与海无关的湖。介形虫壳体O、C同位素分析则表明 ,古东营湖是一封闭型咸水湖泊 ,从另一角度也否定了与海连通的可能性。根据不同层段同位素特征讨论了湖水矿化度的相对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湖相生油岩的微观特征 [J].
刘传联 ;
舒小辛 ;
刘志伟 .
沉积学报, 2001, (02) :293-298
[2]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分及其古湖泊学意义 [J].
刘传联 .
沉积学报, 1998, (03) :109-114
[3]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介形虫化石保存特征研究及应用 [J].
刘传联 ;
洪太元 ;
毕海红 ;
赵泉鸿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8, (02) :80-89
[4]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非海相钙质超微化石的锶同位素证据 [J].
刘传联 ;
成鑫荣 .
科学通报, 1996, (10) :908-910
[5]   柴达木盆地盐湖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孙镇城 ;
曾学鲁 ;
陈克造 ;
王蓓 ;
李瑜 .
石油学报, 1992, (02) :252-257+271
[6]   山东济阳坳陷早第三纪海侵的讨论 [J].
姚益民 ;
徐金鲤 ;
单怀广 ;
李经荣 .
石油学报, 1992, (02) :29-34
[7]   陆相沟鞭藻的起源和演化及其生油意义 [J].
茅绍智 ;
余静贤 .
地球科学, 1990, (03) :283-290+349
[8]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一段颗石藻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J].
钟筱春 ;
钟石兰 ;
费轩冬 ;
聂郁胜 ;
林田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2) :145-151+225
[9]   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侵质疑 [J].
童晓光 .
地质论评, 1985, (03) :261-267
[10]   渤海沿岸及邻近地区早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郝诒纯 ;
李蕙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4, (12) :74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