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足—福建泉州深部地电特征

被引:18
作者
蒋洪堪
战双庆
王宏勋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2] 地质矿产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
[3] 地质矿产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 无锡
[4] 蚌埠
[5] 蚌埠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地电特征; 壳内高导层; 软流层; 大足—泉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四川大足—福建泉州剖面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划分了低阻的中新生界、高阻的三叠系—古生界以及相对低阻的浅变质的元古界板溪群等;了解了一些岩体的底界深度,推断沅麻盆地5 km以下出现岩脉群. 武陵山重力梯度带附近,中下地壳至上地幔岩石层有很高的电阻率,它和梯度带的形成有关.华南褶皱系普遍存在壳内高导层,它和爆破地震所反映的壳内低速层的位置相近. 深部电性证明,华蓥山断裂带、茶陵断裂带和福安—南靖断裂带等是深、大断裂带. 上地幔岩石层在横向上具有不同的电阻率.软流层深度自西向东由120—150kin变化到76km,衡阳以东最深可达240km. 由软流层变化及断裂分布,认为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的分界位于茶陵—永兴断裂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攀西裂谷带及龙门山断裂带地壳上地幔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J].
李立 ;
金国元 .
物探与化探, 1987, (03) :161-169
[2]   沅水流域寻找金伯利岩的前景 [J].
贺灌之 .
湖南地质, 1984, (03) :1-11
[3]  
福建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 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