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前山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地质地貌证据

被引:19
作者
陈立春
冉勇康
陈杰
王虎
史翔
刘进峰
董少鹏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龙门山; 地震; 古地震; 活动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龙门山前山断裂大地震是原地重复发生的吗?针对这一问题,对前山断裂的同震地表形变带进行了追踪,并选择5.12汶川地震区九龙、白鹿以及汉旺等3个地点开展了古地震探槽研究工作。调查结果是:前山断裂5.12地震地表形变带基本沿1:200000地质图上先存基岩断裂发育,但仅限于通济-安昌以南段;白鹿-八角一带同震地表形变带继承先存断层陡坎或断层沟谷发育;偏离先存断裂而被一些学者视为断裂全新世活动重要证据的永安附近T1阶地上线性陡坎实为废弃河岸;白鹿、汉旺探槽剖面揭示这两个地点5.12汶川地震之前至少有过一次古地震事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前山断裂大地震是沿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原地重复发生的,此次地震是沿先存活动断裂又一次发生的大地震事件,为大地震原地复发模型提供了一个新的震例支持。在沿该断裂周边进行规划建设时应当合理避让。
引用
收藏
页码:472 / 48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M]. 地质出版社 , 李勇等, 2006
[12]  
活动断裂地震潜势的定量评估[M]. 地震出版社 , 闻学泽著, 1995
[13]  
Tectonics of the Longmen Shan and Adjacent Regions, Central China[J] . B. Burchfiel,Chen Zhiliang,Liu Yupinc,L. Royden.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 1995 (8)
[14]  
松潘-龙门山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2 唐荣昌,文德华,黄祖智,等. 中国地震 . 1991
[15]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讨论 [J].
李传友 ;
宋方敏 ;
冉勇康 .
地震地质, 2004, (02) :248-258
[16]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 徐锡伟,闻学泽,郑荣章,马文涛,宋方敏,于贵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17]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错断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证据 [J].
杨晓平 ;
蒋溥 ;
宋方敏 ;
梁小华 ;
陈献程 ;
邓忠文 .
地震地质, 1999, (04) :341-345
[18]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J].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 .
地震地质, 1994, (04) :422-428
[19]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一)[J].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地震地质. 1994(04)
[20]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J].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 .
地震地质, 1994, (04) :38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