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桃园铁帽型金矿床氧化带与金的赋存特征

被引:3
作者
万宏
机构
[1] 化工部安徽化工地质队
关键词
铁帽型金矿; 化学风化; 次生金富集带; 山前凹槽; 铁帽底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桃园铁帽型金矿产于似层状硫铁矿体倾斜上端.由于上下为不透水层,以化学风化为主.适宜的沉积环境等因素,形成次生含金富集带.富集区为两头高、中间低的山前凹槽或铁帽底板的舒缓部位.金随褐铁矿凝胶充填淋失多孔状矿石中或石英裂隙里.以自然金、银金矿为主,金与褐铁矿、锰矿物、重晶石、石英等密切共生,在氧化、还原环境频繁交替下,使金粒不断生长与再溶融、再加大而富集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硫铁矿地质.[M].卢炳 著.地质出版社.1984,
[2]  
长江中下游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及铁帽评价研究.[M].李文达等著;.地质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