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力与围岩分类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44
作者
姜福兴 [1 ]
刘懿 [1 ]
翟明华 [2 ]
郭信山 [2 ]
温经林 [1 ]
刘心广 [3 ]
马幸福 [3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2]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3] 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公司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冲击地压; 分类方法; 冲击危险性评价; 载荷三带; 冲击地压治理;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6.1203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基于山东某矿井复杂多样的地质和开采环境,提出了对冲击地压实行分类评价的技术思路。根据外部应力与巷道围岩相互作用后的围岩结构稳定性及其冲击倾向性,对围岩的冲击危险性和类型进行分类。外部静应力计算时采用倾向"载荷三带"理论模型,动应力计算时采用长壁工作面走向"载荷三带"理论模型,再叠加上构造应力等,实现了外部应力的近似计算;将外部应力作用于不同的围岩结构,结合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得到围岩的冲击危险性和冲击类型。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冲击地压分类与评价方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回采工作面的冲击类型和危险程度,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据。研究成果已经在山东能源集团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41 / 10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第1部分: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S].齐庆新;李纪青;毛德兵;彭永伟;李宏艳;潘俊锋..2010,
[2]  
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 第2部分:煤的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S].齐庆新;李纪青;毛德兵;傅京昱;彭永伟;任勇;蓝航..2010,
[3]  
褶皱附近冲击矿压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王玉刚.中国矿业大学.2008, 01
[4]  
深部巷道围岩破坏及控制.[M].谭云亮; 宁建国; 赵同彬; 臧传伟; 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5]  
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及其专家系统.[M].姜福兴; 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6]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姜福兴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7]  
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窦林名;何学秋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8]   采场覆岩的“载荷三带”结构模型及其在防冲领域的应用 [J].
姜福兴 ;
刘懿 ;
张益超 ;
温经林 ;
杨伟利 ;
安洁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 (12) :2398-2408
[9]   埋深千米综放采场沿空巷道冲击地压防治研究 [J].
成云海 ;
姜福兴 ;
胡兆锋 ;
林继凯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S1) (S1) :3000-3007
[10]   基于应力叠加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 [J].
姜福兴 ;
舒凑先 ;
王存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 (12) :2428-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