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β-淀粉样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12
作者
刘冬戈
吴浩强
满开泉
罗锡源
杨丽
孙肇武
机构
[1] 北京医院病理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威尔斯亲王医院病理系,北京医院病理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威尔斯亲王医院病理系,北京医院病理科,北京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病理学; 临床; 淀粉样β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尸体解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 [脑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的发病情况、神经病理学特征,比较银浸染色法和β 淀粉样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法在AD 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北京医院病理科1982~1998 年间共有445 例60 岁以上老年人尸检,其中29 例符合Khachaturian 和Mirra 的AD 病理诊断标准,占6.5% 。参照Mirra 等的建议,对这29 例AD 患者脑组织于6 个标准部位取材,行银浸染色(Bodian,Bielschowsky) 及β 淀粉样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对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老年斑有4 种类型;β 淀粉样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比银浸染色更敏感,能清晰地显示4 型老年斑,而银浸染色仅能显示初级斑和神经突斑,显示小的弥漫斑和终末斑却不如免疫组化法;老年斑主要分布于海马、颞叶和额叶。神经原纤维缠结主要分布于海马、颞叶和杏仁核,其数量明显比老年斑少。本组29 例AD 中25 例有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结论 AD可能是中国人老年人痴呆的重要原因。蚁酸处理的β 淀粉样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在AD的病理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老年人痴呆30例尸检分析 [J].
刘冬戈,尤广发,韦嘉瑚,孙肇武,满开泉,于经赢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5, (01) :28-31
[2]  
Distinctive, rapid, and easy labeling of diffuse plaques in the Alzheimer brains by a new methenamine silver stain[J] . H. Yamaguchi,C. Haga,S. Hirai,Y. Nakazato,K. Kosaka.Acta Neuropathologica . 199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