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窦粘膜G、D细胞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11
作者
卢十一
石爱荣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
[2] 北京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G细胞; D细胞; 胃窦粘膜; 实验性胃溃疡; 免疫组织化学;
D O I
10.16098/j.issn.0529-1356.1990.03.02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3只,分为溃疡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在手术后4、10,14、21及28天分批取材。用Sternberger PA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显示胃窦粘膜胃泌素细胞(G细胞)和生长抑素细胞(D细胞),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G和D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了细胞计数和统计学分析。本文结果表示,溃疡组G细胞数量在术后10至14天明显增多(P<0.01),21、28天趋于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有些G细胞排列成群,密集呈明显带状。正常时G细胞分布在幽门腺的中、下1/3处,而溃疡组可见有些G细胞分布在腺的上部。D细胞数量仅在术后10天增多(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可见G细胞和D细胞之间存在着形态上的接触。溃疡自愈期间,G/D细胞比值未见明显改变。本实验结果提示,胃窦粘膜局部G、D细胞的变化和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修复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06+347 +3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胰岛A、B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J].
陈玲 ;
石爱荣 .
解剖学报, 1987, (01) :101-105+131
[2]   家兔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对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化学观察 [J].
石爱荣 ;
杨宝林 ;
郭文媛 ;
买鸿宴 .
解剖学报, 1982, (03) :312-318+345
[3]   INCREASED ANTRAL G-CELL NUMBER AND GASTRIN CONTENT IN DOGS AFTER MASSIVE SMALL BOWEL RESECTION [J].
BUCHAN, AMJ ;
SEAL, AM ;
DEBAS, HT .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1985, 30 (03) :236-239
[4]  
Gastrin cell hyperplasia in rats with chronic antral stimulation .2 Lehy T,et al. Gastroenterol . 1975
[5]  
Somatostatin cell processes as pathways for paracrine secretion .2 Larsson LI,et al. Science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