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粤东沿海北西向断裂构造的近代活动性与应力场的探讨

被引:5
作者
黄玉昆
张珂
王明峰
邹和平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中山大学地质学系,中山大学地质学系,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断裂近代活动性; 应力场; 有限模型; 闽南粤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闽南粤东沿海地区NW向断裂构造与沉积建造、地貌特征、地形变、热震效应和地球物理特征等关系分析,确定本区的NW向断裂带是仅次于NE向的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又一组活动性较强的断裂带。由于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的差异,使NW向断裂经历了张性(或张扭性)—压性(或压扭性)—张性(或张扭性)三次断裂性质的转变。晚第三纪以来,本区主要受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应力方向由NW向转为NWW向,造成NW向断裂张裂性质的增强,火山喷发,中基性岩脉的侵入,地貌上表现为以断块作用为主的断块隆起和断陷盆地。并在收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的有限模型,结果发现与NW向断裂构造的方向和性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区域应力场方向为300°,而从节理统计,和震源机制及实测资料等求得的最新一期应力场分别为300°,280~300°及290~317°。从而说明本区的应力场是晚新生代应力场的继续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9
页数:2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