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
被引:5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相雨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柏铨
[
3
]
机构
:
[1]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2]
南京林业大学
[3]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
:
中州学刊
|
2018年
/ 02期
关键词
:
抗争性;
网络集群行为;
结构紧张;
情感动员;
情感逻辑;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2.64 [群众心理];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社会结构紧张催生以负面为主的社会情感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直接导致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和爆发。换言之,抗争主体的情感动员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情感的社会行动者,抗争主体通过"悲情叙事""身份展示""戏谑表达"等情感动员策略,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和参与,促成了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迅速生成,但它在生成过程中却产生了"网络空间中的情感暴力""网络抗争诉求的煽情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情感"等情感后果。为有效应对和处置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生成所带来的情感后果,加快建设社会结构正义、努力构建合理的"情感规约"以及培育正向情感类型等是值得尝试的情感治理理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心态秩序危机与结构正义:一种社会学的探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成伯清
[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11)
: 130
-
138
[2]
社会建构抑或价值颠覆:新闻煽情主义的伦理批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金礼
[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104
-
109
[3]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
李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李汉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钦恭
张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张彦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2)
: 121
-
143+223
[4]
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骏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娟
[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1)
: 43
-
50+124
[5]
“负面新闻”及相关概念辨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柏铨
陈相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
陈相雨
[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1)
: 130
-
136
[6]
“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飞
[J].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 177
-
199+245
[7]
孔德:社会秩序视野中的情感研究
郭景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人文学院
郭景萍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1)
: 75
-
78
[8]
我国正在形成“土字型社会结构”.[N].李强;.北京日报.2015,
[9]
网络共和国.[M].(美)凯斯·桑斯坦(CassSunstein)著;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
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美)艾尔东·莫里斯(AldonD.Morris);(美)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CarolMcClurgMueller)主编;刘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1
2
→
共 14 条
[1]
心态秩序危机与结构正义:一种社会学的探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成伯清
[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11)
: 130
-
138
[2]
社会建构抑或价值颠覆:新闻煽情主义的伦理批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金礼
[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104
-
109
[3]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
李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李汉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钦恭
张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张彦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2)
: 121
-
143+223
[4]
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骏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娟
[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1)
: 43
-
50+124
[5]
“负面新闻”及相关概念辨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柏铨
陈相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
陈相雨
[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1)
: 130
-
136
[6]
“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飞
[J].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 177
-
199+245
[7]
孔德:社会秩序视野中的情感研究
郭景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商学院人文学院
郭景萍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1)
: 75
-
78
[8]
我国正在形成“土字型社会结构”.[N].李强;.北京日报.2015,
[9]
网络共和国.[M].(美)凯斯·桑斯坦(CassSunstein)著;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
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美)艾尔东·莫里斯(AldonD.Morris);(美)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CarolMcClurgMueller)主编;刘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