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建构团体对家庭照顾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被引:7
作者
程明明 [1 ]
曹文晶 [1 ]
陈鹏 [1 ]
金静娴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2] 上海市嘉定区迎园医院
关键词
意义建构; 团体干预; 老年人照顾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4 [老年人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203 ;
摘要
探讨基于Farran等学者提出的意义建构理论的团体干预对提升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追踪测试的准实验设计,对上海某两个社区的38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并验证干预效果。结果:团体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前测在存在的意义、追寻的意义、自我肯定和自尊水平等维度的得分显著提高,而在忧郁和焦虑水平上的得分显著降低;对照组被试前后测无显著差异;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干预效果具有短期的持续性。结论:意义建构团体对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60 / 6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命意义源的结构与测量 [J].
程明明 ;
樊富珉 ;
彭凯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05) :591-594
[2]   对老年痴呆亲属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J].
白姣姣 ;
丁俭 ;
王峥 .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12) :1065-1069
[3]   测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GHQ-20的结构及其信度和效度 [J].
李虹 ;
梅锦荣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01) :75-79
[4]  
Caregiver Burden in Alzheimer Disease: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Patient Correlates[J] . Somaia Mohamed,Robert Rosenheck,Constantine G. Lyketsos,Lon S. Schneider.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 2010 (10)
[5]  
Meaning-Centered Couples Therapy: Logotherapy 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s[J] . Stefan E. Schulenberg,Lindsay W. Schnetzer,Michael R. Winters,Robert R. Hutzell.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