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的整体输运模型

被引:39
作者
陈群 [1 ]
郝俊红 [1 ]
陈磊 [2 ]
戴远航 [2 ]
徐飞 [2 ]
闵勇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2]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关键词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能量流; 整体输运模型; 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是电力和热力等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电力和热力两种异质能源系统在传统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上的差异性,引入理论,结合热电比拟方法,从热量输运的驱动力和阻抗的角度揭示了热系统中基本元件的本构关系,并从能量流的视角对其重新建模,结合热系统的拓扑结构,提出热系统的能量流模型来描述系统中热量的整体输运规律。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能量平衡特性和热量输运的不可逆性,提出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能量流模型,统一了电能传输和热能输运的研究视角,揭示了系统中能量的整体输运规律。最后,针对一个简单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以最小化系统总煤耗为目标,应用能量流和互为边界的方法分别预测了风电出力情况,结果表明能量流法预测的风电出力更准确,从而验证了能量流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69 +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Massive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nable secure electricity supply from renewables[J]. Alan J.SANGSTER.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2016(04)
[2]  
Challenges and progresses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ower systems[J]. Liangzhong YAO,Bo YANG,Hongfen CUI,Jun ZHUANG,Jilei YE,Jinhua XUE.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2016(04)
[3]   2011年-2015年中国弃风数据统计 [J].
张玥 .
风能, 2016, (02) :34-35
[5]   包含大容量储热的电–热联合系统 [J].
徐飞 ;
闵勇 ;
陈磊 ;
陈群 ;
胡伟 ;
张玮灵 ;
王小海 ;
侯佑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9) :5063-5072
[6]   能量网络的传递规律与网络方程 [J].
陈皓勇 ;
文俊中 ;
王增煜 ;
杨鑫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4, 48 (10) :66-76
[7]  
高等电力网络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伯明, 2007
[8]  
动态电力系统的理论和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倪以信, 2002
[9]  
Interactions of district electricity and heating systems considering time-scal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quasi-steady multi-energy flow[J] . Zhaoguang Pan,Qinglai Guo,Hongbin Sun.Applied Energy . 2015
[10]  
Transient analysis of the cooling process of molten salt thermal storage tanks due to standby heat loss[J] . Christian Suárez,Alfredo Iranzo,F.J. Pino,J. Guerra.Applied Energy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