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缺失的历史原因

被引:23
作者
李东泉
韩光辉
机构
[1] 北京大学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历史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摘要
从中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缺失的历史原因主要是政府干预思想突出、法制建设落后和市民社会一直没有形成,而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近代以来我国自上而下的现代化过程。公众参与是市民主动参与城市发展决策的表现,是民主化法制化社会的一个反映,而不是自上而下赋予的一种权利。目前,对促进公众参与的研究,在宣传教育、机构设置、制度保障等方面的认识,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表现,这显然不利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目标的真正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城市规划民主与公众参与 [J].
聂康才 ;
周学红 .
城市问题, 2005, (04) :17-19
[2]   从近代青岛城市规划的发展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 [J].
李东泉 ;
周一星 .
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4) :45-52
[3]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问题与对策 [J].
刘明 ;
曹吴清 .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1) :47-50
[4]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困境分析 [J].
马赛 .
广西社会科学, 2003, (04) :27-28
[5]   城市规划的社会化与公众参与 [J].
唐文跃 .
城市规划, 2002, (09) :25-27
[6]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J].
孙施文 .
国外城市规划, 2002, (02) :1-14
[7]   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 [J].
陈锦富 .
城市规划, 2000, (07) :54-57
[8]   鲍鼎与武汉近现代城市规划 [J].
李玉堂 ;
李百浩 .
华中建筑, 2000, (02) :127-129
[9]   欧美近代城市规划的重新研究 [J].
李百浩 .
城市规划汇刊, 1995, (02) :41-45+65
[10]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城市化及其社会影响 [J].
国胜连,宋华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4, (05)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