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解模型与VEC模型的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时空关系研究

被引:9
作者
韩瑞玲 [1 ,2 ]
佟连军 [1 ]
佟伟铭 [3 ]
于建辉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4]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关键词
经济与环境; 完全分解模型; Johansen协整; 向量误差修正(VEC); 沈阳经济区;
D O I
10.13671/j.hjkxxb.2012.05.032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选择GDP、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物产生量4个指标,从横向的空间作用关系及纵向的时间作用关系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演化关系进行了动态综合分析.对于空间作用关系,采用完全分解模型,利用沈阳经济区内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经济与环境关系分解为经济规模效应、空间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判定了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工业废物排放的增减变化而带来的区域环境压力扰动程度.对于时间作用关系,选择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依次对指标序列进行了单位根检验、VAR估计、Johansen协整检验及向量自回归的VEC修正,进而对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指标前期与当期作用关系进行了长期修正与短期校正.结果表明:对于工业废物排放,技术效应发挥了最突出的减量作用,经济效应的增量效应凸显,而空间结构效应的作用不明显;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物产生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均经历了由波动到平稳的过程,但在研究期内GDP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的稳定性相对较弱,保持GDP与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废物产生各自的均衡关系,对各变量的优化有促进作用,而保持GDP与工业废水排放的均衡关系,则对各变量的优化有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61 / 12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庆阳市环境-经济耦合系统动态演变趋势分析:基于能值理论与计量经济分析模型 [J].
张子龙 ;
陈兴鹏 ;
焦文婷 ;
逯承鹏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10) :2125-2135
[2]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3]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再检验——基于全国省级数据的面板协整分析 [J].
李飞 ;
董锁成 ;
李泽红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1) :1912-1920
[4]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库兹尼茨关系空间计量分析 [J].
苏梽芳 ;
胡日东 ;
林三强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303-310
[5]   基于Weibull函数和Gamma函数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J].
宋涛 ;
郑挺国 ;
佟连军 .
地理研究, 2007, (03) :569-576
[6]   中国交通发展的能源消费与对策研究 [J].
张树伟 ;
姜克隽 ;
刘德顺 .
中国软科学, 2006, (05) :58-62
[7]   中国污染变化的主要因素——分解模型与实证分析 [J].
陈六君 ;
王大辉 ;
方福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561-568
[8]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易丹辉主编, 2002
[9]  
环境与经济[M]. 科学出版社 , 王炎庠编著, 1989
[10]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
Stern, DI .
WORLD DEVELOPMENT, 2004, 32 (08) :1419-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