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被引:6
作者
曲维政
黄菲
赵进平
贾英莱
李春
岳淑红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太阳磁场磁性指数; 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P182.9 [太阳活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0401 ;
摘要
采用逐次滤波法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年代际振荡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探索太阳活动对于北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活动是北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周期性年代际振荡的重要影响因子,具体反映在:1)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存在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22年周期和11年周期,是PDO仅次于趋势项最重要的周期成分,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0.9%和6.7%。研究发现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变化对于太阳活动的响应方式与太阳活动强弱程度有联系,太阳活动水平强时PDO与太阳磁场变化符号相同并且振荡幅度大;太阳活动水平弱时PDO与太阳磁场变化符号相反并且振荡幅度小。2)滤除持续下降趋势之后,北太平洋冬季阿留申低压活动区海平面气压(SLP,Sea Level Pressure)表现出与太阳磁场磁性指数(MI,Magnetic index)基本反相的周期性振荡,滤除22年周期之后11年周期也比较清楚,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3.4%和1.1%。3)滤除持续升温趋势以后北太平洋100hPa冬季大气温度距平场表现出与太阳磁场磁性指数基本一致的周期性振荡,滤除22年周期之后11年周期也比较清楚,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5.1%和1.1%。研究结果说明,在太阳活动对于大气温度场的影响过程中,黑子磁场磁性变化是决定性的,即决定了温度变化符号,MI绝对值的变化即太阳磁场强度变化影响其量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52 / 5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与云南夏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J].
秦剑 ;
田永丽 ;
任菊章 ;
万云霞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S1) :69-76
[2]   北太平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阿留申低压的关系 [J].
程军 ;
于非 ;
蒲书箴 ;
郭品文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4) :417-428
[3]   火山活动对南半球平流层气候异常变化的影响 [J].
曲维政 ;
赵进平 ;
赵雪 ;
黄菲 ;
陈璐 .
地学前缘, 2004, (02) :579-587
[4]   深海温度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J].
曲维政 ;
邓声贵 ;
黄菲 ;
张鑫 ;
张微 .
第四纪研究, 2004, (03) :285-292
[5]   太阳磁场磁性指数异常变化对南北半球中纬度气候的影响 [J].
曲维政 ;
邓声贵 ;
黄菲 ;
陈璐 ;
赵雪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3) :398-404
[6]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 [J].
朱益民 ;
杨修群 .
气象学报, 2003, (06) :641-654
[7]   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异常 [J].
李崇银 ;
咸鹏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258-273
[8]   太阳风暴及其影响 [J].
林元章 .
科技术语研究, 2001, (02) :38-41
[9]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 [J].
侯章栓 ;
李晓东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641-650
[10]   太阳变化驱动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J].
洪业汤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4) :400-405